2023年11月24-26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青年教师工作组支持举办的第六届物流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于湖南长沙圆满举办。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本科物流教指委秘书长郭肇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尹双凤,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系主任、物流教指委青年教师工作组组长刘伟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周文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科处处长侯茂章,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鲁渤出席此次培训开班仪式并致辞。开班仪式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院长庞燕主持。来自全国80多所院校,共130余名教师参训。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郭肇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 尹双凤 开班仪式上,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郭肇明首先感谢全国院校的物流老师对于中物联工作的支持并发言表示我国物流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也是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未来,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对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尹双凤对来自全国各地培训的老师表示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物流与交通学院的发展历史;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系主任代表物流教指委青年教师工作组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物流青年教师表示感谢;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鲁渤代表专家团队发言,希望此次的授课内容对于各位老师有所帮助与提升。 本次研修主要围绕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产学研合作、物流与供应链学术科研等进行分享交流。 《管理学科期刊的学术价值和FMS期刊分级介绍》 杨晓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科学与数学》主编。曾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等。 杨教授在课程中首先分析了管理学科期刊的学术价值,并对FMS期刊分级进行介绍为青年学者建议了期刊的选择。随后,杨教授介绍SETP & JSSME,并且从期刊评审的角度给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杨晓光 《国家级项目研究的几点体会》 刘伟华,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系主任、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者。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刘教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大量统计数据宏观的分析开展科研项目立项布局,客观的分析了青年学者对各类项目如何结合自身的能力如何选题、如何申请、如何破题等问题,将学者的能力最大化体现。 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系主任 刘伟华 《懂科研、感兴趣、有收获--关于科研的点滴感悟》 庞燕,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院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横向研究课题30余项。 庞教授在课上主要分享了高校教师的科研背景和路径,给予青年学者如何激发科研兴趣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且对于各类科研项目的选题、框架、团队等内容详细打磨,最后结合自身科研经验分享了科研成果塑造的重点节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院长 庞燕 《管理科学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薛巍立,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年首席教授、博导、副院长。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薛教授授课内容主要针对学术论文写作的经验进行分享,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到最终的写作过程的每个节点进行了剖析。并且还点出青年学者创作论文过程中如何合理的利用身边的资源完善论文。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年首席教授 薛巍立 《国家级项目申报经验与交流》 鲁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鲁教授,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分享了青年学者的成长感悟及科研捷径,同时详细分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要求,选题方向,研究方法及工具,评审重点等内容,清晰的为参训老师规划了项目研究和申请的路径。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鲁渤 《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与产学研实践》 戴宾,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方向博士、曾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以及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计划。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专著章节1部,国家级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供应链管理领域专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2项。 戴教授以个人经历为导入,介绍了在校以及任职期间的发展经历,引导青年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并同时引入多家企业事例,详细介绍真实产学研实践情况,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戴宾 在此次培训中设有科研能力辅导环节,参训教师热情,报名踊跃。四位专家根据老师们提交的科研成果进行指导。通过此环节,参训老师对科研项目申报和科技论文撰写的规范性、科学性、可行性有了全面的认识,并且在专家的指导下查找不足,交流想法,迅速改正。 此次培训班得到了参训教师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此次培训班针对性很强,授课教师科研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案例示范多,授课质量高,切实有效解决了当前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面临的困惑,为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很好方法。 科研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2天的研修能够为各位学员老师有效搭建起一个初步的科研方法体系框架,有助于各位老师今后学术研究过程中涉及某一方面能够快速引导入门。本次研修班落下帷幕并不是结束,而是意味着学员老师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发表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开始!
扫码加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