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场物流领域的年度盛事——“长春国际汽车城&一汽物流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正在进行。自2006年首届大赛启动以来,这个每两年一届的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成为全国物流类院校高度关注的焦点。
同频共振:立足于现状,剖析产业变革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我们应深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物流和供应链产业也正处于恢复性增长和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期,传统物流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与供应链升级、物流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下物流业务创新和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物流相关法人单位约40多万家,物流从业人员5500多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6.5%,每年为社会提供150多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而目前每年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约17万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
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也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要求,企业迫切需要大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复合型、创新型物流人才。
育人为本:着眼于人才,多方创新融合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起,是教育部“质量工程”赛项之一,已连续多年纳入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目前大赛已成功举办七届,每届选取一家行业标杆企业作为案例支持单位,往届案例企业类型涵盖了生产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和综合物流等企业,反映了物流行业发展前沿和趋势。
在各专业院校以及各大物流企业的积极响应下,大赛已经从企业咨询调研、案例评审、大学生风采展示、人才选拔、赛程设置多方位形成精细化、配套化、系统化的高层次、专业性全国一流赛事。从第一届至今,已有来自五湖四海数万师生参与,持续为高校物流专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大赛为企业输出更多的成果,如人才储备、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校园推广、产学研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经验搭建了平台,扎实推动物流产学研多方位发展。也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的重要舞台。同时大赛案例也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作为载体将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融入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专业型、复合型物流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作为主办方,任豪祥指出,除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以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人才培养工作还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发挥行业优势,与物流教指委一同在产业研究、人才培养服务产业需求、新文科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组织竞赛等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中物联还开展了物流师、采购师、供应链管理师等职业能力等级培训与认证工作,累计培训认证人数近80万人,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协同发展:贯穿于时代,走好新的赶考路
走在时代前沿的路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探索着物流行业与教育界的协同发展。
通过大赛,物流学子们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物流技术和理念,而物流企业的需求和趋势得以反馈给各个院校,为院校调整教学内容、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提供了依据。这种协同不仅有助于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协同,我们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不忘百年奋斗路,迈向赶考新时代。围绕“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将以大赛为抓手,积极推动物流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继续走好物流人才培养新的赶考之路。做好大赛的各项组织工作,从竞赛中总结经验,推动案例成果转化,扩大竞赛影响力,充分发挥大赛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扫码加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