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事业服务中心行业人才发展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公告

中物联1+x典型案例(一):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书证融通赋能云南物流职业教育新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统筹规划、系统部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和试点院校多方联动,积极参与,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在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方面的作用逐步彰显。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四批次 447 个证书的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落实《试点方案》的过程中,各试点院校勇于承担实施主体责任,积极推进与培训评价组织的合作,在书证融通、“三教”改革机制建设、综合实施等方面整体谋划。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收录在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组编的《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案例汇编》。
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作为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的5家培训评价组织之一,负责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本次选取《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案例汇编》中物流管理1+X试点工作典型案例进行展播。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图片
1+X 证书试点概况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首批物流管理1+X证书云南5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学校物流管理1+X证书团队积极参与试点单位建设,自2019年项目启动,我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两个教研室共有有7位老师分别参加了成都、昆明的两期培训,并取得培训师资格证书。7位老师全部申报了考评员,且已经承担了考评任务。承办了2019年8月昆明全国物流管理“1+X”师资能力研修班,被中物联授予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试点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教师130人。2021年承担了云南省省培项目物流管理1+X师资培训班,完成了云南省中、高职30名教师的培训任务。

 2019年10月26日,完成全国首批1+X考试100名学生报名工作及考务工作。98名学生合格,通过率为98%。

 2019年11月16日,物流管理65名,物流工程18名共83名同学完成考试认证,两批共183名,超额完成了教育厅105人考试指标,其中,老挝留学生参加培训考试并取得证书。

 2020年7月4日,物流物工60名同学完成考试认证,60名学生合格,通过率为100%,完成了教育厅60人考试指标。

一、书证融通的主要模式

(一)书证融通的思路和原则方法

 与云南省标杆物流企业深化合作,调研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面向、人才规格与岗位能力要求,通过专业教育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核心课程对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企业共同研制、重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书证融通”。

图片

(二)证书所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在对应专业课程中的分布与渗透

 结合中物联提供的认证考核标准,团队会同企业专家,经集体研究,分析出证书所包含的知识点、核心技能点在对应专业课程中的分布与渗透如下图

图片

(三)对应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课程模块的优化

 对照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把书证融通中对应的课程,增加1+X技能等级证书相应的单项技能理论教学模块,将基础技能普适性学习转化为实践场景应用专项学习,作为原有专业课程的补充和强化,采取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

图片

(四)实践教学中的课岗对接

 对标企业用人需求及岗位技能点分析,在原有实训课程基础上,增设1+X课程中的实践部分,通过实训室建设,支持学生相关岗位技能在线实训及顶岗实习。

图片

二、书证融通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基于1+X证书制度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团队现有校内专任师资20人,其中教授2人,“云岭教学名师”1人,“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副教授11人,是教育厅命名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育部高校师资职业教育培训“物流管理”专业的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团队专业带头人和7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全国首批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的调研论证和讲师高级研修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能力。2019年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名义承办了全国首批物流管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师资培训班,是全国最早承办1+X师资培训的院校,被北京中物联授予“物流管理1+X师资培训基地”。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专业现有稳定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二十余个,其中包括:云南白药、鸿翔药业、健之佳、嘉华、德胜、百世供应链、京东等本地标杆物流企业。教学团队会同企业专家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精神进行深度交流和分析探讨,在企业物流岗位需求、工作内容、工作能力要求信息提供、企业案例提供等方面,与企业达成合作共享,共同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的战略合作。

(三)对标专业特色、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对标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地域特色,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搭建基于基础技能学习及1+X认证学习的完整课程体系。学校专业教师担任相应课程的理论教学、实操的讲解,练习,企业提供案例、企业专家对实操部分进行指导。

(四)重新梳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企业提供的物流岗位需求、工作内容、职业技能要求等信息,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定位进行重新规划梳理,全面匹配教学进度计划,输出完整课程体系,制定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覆盖从通识课程到专业训练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1+X 证书试点的实施效果

(一)书证融通模式实施效果好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7级2019年秋季学期的日常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推行效果优秀,在全国首批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考试中,我校考生规模全国排名第五,云南第一,2019考证通过率89%,2020年100%,名列全国同等学校前茅。是全国最早承办1+X师资培训的学校之一,为我校在全国高职高专中赢得了良好声誉,被云南省教育厅任命为2020 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和”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师培训” 两个研修班的培训任务承担院校。

(二)提升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教学成果实现了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对接、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校内教学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的对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近两年学生参加云南省技能大赛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17级毕业生就业率95.5%,毕业生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三)推动物流管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成果提高了团队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水平,提升了整体的素质和能力。近两年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奖励4项,各级科研立项结题13项,各项奖励及荣誉10项,发表著作2部,论文6篇。课题开展以来,团队成员有1名教师被任命为物流教学名师,2名晋升为副教授,双师型教师在团队内比例达到100%。
四、试点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物流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

 深化三教改革,区域范围内成立 1+X 产教融合联盟,联盟集聚物流领域技术和人才资源,为政府、企业、行业、中高职院校提供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确实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 

(二)加快教材改革和创新

 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按照更新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大纲、编写或开发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教材改革。推行新型活页式教材,进行模块化结构和内容设计,教学考核模块独立成册,创新阅读及使用方式,开发基于“X”项目的模块化校本教材,以满足“X”证书项目教学的需要。 

(三)进一步改建实训基地,推进教法改革 

 对标物流职业技能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体现物流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要求对原有实训基地和实训室进行改建优化,搭建基于“1+X”的技能实践平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

主办单位
中国物流事业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单 位:中国物流事业服务中心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
           铭丰大厦11层1106室
电 话:010-83775911 010-83775924
备 案:京ICP备06031828号

扫码加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