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事业服务中心行业人才发展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精彩回顾】第十三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 | 论坛三:物流业制造业融合与人才培养发展论坛

图片

2022年8月7-8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经贸学校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物流与供应链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会议设置第四届院校长论坛—物流与供应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研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与人才培养发展、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物流管理与供应链运营1+x证书试点实践与创新、教师创新团队与教科研能力提升等多个论坛,来自全国行业企业、物流院校4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企业人才需求、院校专业建设、教科研、1+X开展深入交流。


论坛内容


论坛三:物流业制造业融合与人才培养发展论坛

承办单位: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持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许朝山


图片



1.“两业融合背景下现代制造业物流人才需求与发展报告”解读 

演讲嘉宾: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张瑞夫

演讲概要: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当下现状与趋势,对目前智能制造业生产物流人才现状与需求进行合理化分析。结合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情况,将生产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进行匹配分析,将现代数据可视化,得到物流人才供不应求的结论,同时对职业教育促进制造业物流业深度融合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制定激励机制,政府规划与保障人才培养;发挥指导作用,行业组织引导推进人才培养;产教协同育人,制造企业担负责任与利益平衡并存;产教深度融合,院校优化资源与提升培养能力。


图片


2.生产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演讲嘉宾: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士 刘浪

演讲概要:以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实例为例,介绍了C2B汽车智能工厂,使用汽车新产品物流开发流程,以及分析生产物流主要工作业务等。结合当下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从原材料购入、运输、生产等系列运作环节入手,分析人才技能、人才素质、人才未来发展方向,建立生产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数字化发展与生产物流结合起来。面向智能化时代的服务新需求,走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之路,积极响应供应链创新国家战略和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将生产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供应链人才培养新引领。


图片


3.智慧物流赋能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在汽车制造物流中的应用与发展

演讲嘉宾:吉利汽车集团物流与备件中心制造物流专家、讲师 储求硕

演讲概要:以浙江吉速物流有限公司为例,作为汽车供应链领域的优秀企业,介绍吉利汽车集团整个汽车供应链的业务,如零部件入场物流、仓储物流、整车物流、国际物流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吉速物流物流学院,专注于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各层级接班人,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人才的“产研学”结合和前置培养。同时,介绍了智慧物流当下的应用及智能化、少人化的智慧物流应用场景。通过数据治理、数据决策、数据看板、敏捷移动端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模块,赋能智慧物流,助力物流数字化发展。


图片




4.两业融合背景下四川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演讲嘉宾: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院长 潘岚

演讲概要:以两业融合背景下物流行业变革为突破点,围绕《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从个人素养、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四川省智慧物流人才需求现状与趋势,明确企业需要的是掌握大数据分析能力、懂物联网技术、懂人工智能技术、懂智慧供应链运营、会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基于以上分析,重构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以“三教改革”思路引领两业融合背景下物流专业建设。


图片


5.基于“电仓配训”实训体系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演讲嘉宾: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航运经济系副主任 张明齐

演讲概要: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效。面向工业4.0时代提出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相互作用成为“设计性”任务的理念,发掘当下智慧物流人才懂行业、懂技术、懂数据的特点。同时,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着力点,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基础;以企业运营规律及职能需求为发力点,锚定岗位及能力。联结产业、企业、岗位,契合物流行业数智化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全链路、递阶性、多场景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新路径。


图片


主办单位
中国物流事业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单 位:中国物流事业服务中心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
           铭丰大厦11层1106室
电 话:010-83775911 010-83775924
备 案:京ICP备06031828号

扫码加入微信公众号